教育部直属985、211重点高校,八个国家一级学科全国排名前列
当前位置: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 简章 - 正文
中国人民大学(RenminUniversityofChina)由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位列“211 工程”、“985 工程”,入选“111 计划”、“2011 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为世界大学联盟成员、亚太国际教育协会创始成员。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学校拥有 8 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 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人民大学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 9 个学科排名第一,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位居全国高校首位。
财政金融学院的前身—财政信用借贷系,始建于 1950 年,是中国人民大学最早设立的八大院系之一,也是新中国第一个培养财政金融领域高级人才的基地,为新中国财政金融学科的 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进入 21 世纪以来,财政金融学院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学科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鲜明的学科优势和特色基本形成。金融学、财政学于 1988 年、2001 年、2006 年、2013 年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中蝉联国家级重点学科。2013 年教育部公布国家第三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国人民大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 9 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其中以学院金融学、财政学为骨干学科的应用经济学已连续 3 次排名全国之首。
经过 60 余年的积淀与发展,财政金融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国内财政金融领域的教学科研重镇, 传统学科领先地位得以巩固,新型交叉学科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成为学科健全、体系完整的中国财政金融高等人才的培养基地。
学院现拥有财政、金融两大二级学科,财政系、货币金融系、应用金融系、保险系 4 个教学单位,拥有财政学、税收学、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信用管理 6 个本科专业,现有学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 2 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 2 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3 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 2 个,形成了种类完善、层次分明的学位教育体系。
近年来,学院各类学术品牌论坛影响力大幅提升,海外合作交流不断拓展,智库建设成绩显著。“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黄达—蒙代尔讲座”、中国资本市场论坛、财金大讲堂、 财税论坛、货币金融圆桌会议等各类学术活动精彩纷呈。
学院汇集了我国财政金融学科领域的一大批著名学者,形成了一支老中青均衡组合、具有强 大发展后劲和创新精神的学术梯队。学院现有教授 32 人,副教授 31 人,其中有 14 位教师毕业于剑桥大学、伦敦大学、曼彻斯特大学、波士顿大学等海外名校;有 9 位教育部“长江学者”、1 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 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 位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 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 位北京市教学名师。
目前,财政金融学院有全日制在校学生 2023 人,其中本科生 1119 人(含留学生 10 人)、硕士生 643 人(含留学生 19 人)、博士生 261 人(含留学生 7 人);此外,还有金融 EMBA和同等学力等非全日制学生 1000 余人。学院始终以培养能够“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往返的人才”为目标,实施多项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毕业生中已涌现出 一大批财政金融领域的领袖人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中国人民大学建设“双一流”的总体规划指导下, 全体财金人以创建和发展“国际视野、中国风格、人大学派”的财政金融特色学科为己任, 以打造“世界一流、人民满意”的财政金融学府为使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一起再出发!
金融学专业(前身为货币银行学专业)涵盖现代金融学的宏微观领域,包括货币理论与政策、商业银行体系运行与管理、金融市场理论与实践、公司金融理论以及金融工程和数理金融等, 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现代金融理论水平、具备独立研究能力、能够胜任金融企业经营与管理、 金融理论研究与金融教学工作的高层次金融人才。金融学专业是我国金融学科第一批硕士和博士点(1981),1988 年被评为全国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历次学科评估中全国排名第一。
金融学专业下设金融理论与政策、金融机构与金融监管、大数据与金融科技、商业银行经营 与管理、证券投资与基金管理、公司金融、财富管理等研究方向。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基础课 | 西方经济学 |
国际经济学 | |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
数理统计与大数据应用 | |
《资本论》选读 | |
语言基础(英语)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 | |
专业课 | 货币银行学 |
财政经济学 | |
公司财务(公司金融) | |
投资学 | |
金融政策与监管 | |
商业银行管理 | |
私募股权投资 | |
国际金融与外汇投资 | |
选修课 | 金融衍生工具 |
投资基金管理 | |
大数据与互联网金融 | |
管理学原理 | |
职业健康心理学 | |
人员素质测量 |
本课程为现场授课方式,学习期内每月周末上课 2-4 天或以当期教学安排为准。
1.5年
(一)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二)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满两年,已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者无年限要求;
(三)大专学历者,参加课程班课程的学习,可获得结业证书。
(一)报名时间:正在报名中,工作日上午:8:00-11:30,下午 14:00-17:00
(二)报名方式:学员可选择现场报名或网上报名。
(三)报名材料:
1、在职人员课程培训班报名登记表
2、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复印在一张纸上)
3、本人最后学历证书和学位证书复印件
4、一寸同底蓝色证件照 2 张、两寸同底蓝色证件照 4 张。
本课程培训费 42,000 元,书费、资料费自理,费用一次性交清。由学校财务处统一开具培训类票据。
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核合格者可以结业,颁发中国人民大学结业证书。
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面旗帜。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广大师生秉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学校是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在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2017年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社会学、公共管理等9个学科获评A+。